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1-12-21 09:32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1年12月16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指导,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在线上召开,本届论坛聚焦“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渗透下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建设”,共同探索西部储能应用模式,助力新能源创新升级发展。
会上,股份有限公司方案高级经理杨磊发表了《储能在多应用场景下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探索》的主旨报告。
杨磊在发言中表示,随着风电和光电等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导致电网特别是西北地区电网,面临着消纳能力、灵活调配的严峻问题。风电和光伏本身可调节性比较差,大规模的风电和光伏并网必然会带来电网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加之部分区域电网稳定性和区域接入的复杂性,整个电网无功支撑能力相对较弱。
杨磊指出储能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提供多种电力辅助服务。
首先,在新能源侧,储能配合风电场、光伏场站进行调节,在此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要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储能系统需要配备大容量的电池,这必然会带来投资成本的增加,因而需要与之匹配的经济模型。
第二,新版两个细则对于新能源场站有一定的考核要求。储能可以提供一次调频、平滑波动和快频等服务,来应对针对新能源场站的两个细则考核。随着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增加,电网对于新能源场站调节需求肯定会越来越高,储能可以大大地降低辅助服务的考核费用。
第三 ,大规模应用的储能可以接受电网的直调,以满足区域电网的调节需求。
与此同时,杨磊认为,在新能源发电侧、电网侧以及关键用户负荷侧,包括传统的火电机组,在当前新型电力系统下,对储能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安全性。储能热失控将带来消防的难题。随着储能规模的扩大,大规模电池的串并联对控制系统精准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量并联电池一致性的问题和整个场站储能电站站点的消防安全、电气继电保护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二,随着大规模的储能电站的并网,电力电子关键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瓶颈急需突破。比如,毫秒级的控制和快速调频技术,储能变流器的多机并联,以及火电机组、燃气机组、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等发电单元与储能之间如何进一步紧密的结合,以及黑启动和无缝切换等在内的弱电网地区储能适应性和支撑性技术的突破。
第三,最重要的仍是储能系统的效益。杨磊指出,在新能源平价上网时代,提升储能系统充放电的转换效率以及降低在复杂应用场景下储能自身损耗、自身运维等成本投入才能提升场站的整体收益,实现更优的储能经济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k8凯发天生赢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凯发一触即发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